说说恐惧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8-05-05
寫這樣的東西,有著一定的無聊本質。誇誇其談,半天不知所云,絲毫沒有網路簡潔明快的特徵。個人覺得無所謂,腦子裏有了東西,不計下來,途糟蹋了,或者若干年後連自己思想的變化都茫然不清,才是可悲。
恐懼伴隨意識而生。人的一切本能皆源於恐懼。食色,性也。低層次的衣食住行的需求源自于對飢餓、寒冷的恐懼,更高層次的美食享受、穿金戴銀則源於對精神空虛的恐懼。恐懼,與我們來說,不存在有或沒有的問題,只存在這個或者那個的問題。
醒复醉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8-04-27
在我目前的理解中,至少有一樣東西是主觀臨駕於客觀的,那就是情感。
僅從思路上拋開哲學、宗教、世界觀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承認情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並不是太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將情感一細分,事情似乎就複雜的有些微妙。
“對美的感受”,爭議斐然。形而外的美自有不同的說法,卻屢屢受制於“自我”這一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感受。蘿蔔和青菜,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對於“熱衷”和“喜愛”本身是客觀的真實,然而這一客觀存在卻取決於主觀的臆斷。似乎可以這麼理解:如果我喜歡一位前衛開放的都市女郎,那麼這種喜歡的情感是真實而且客觀的;但是如果換成保守傳統的老人,這種客觀存在的情感就因為主觀上的厭惡而煙消雲散了。
妖言不惑众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8-03-13
警醒和担忧永远不是坏事。
漠视似乎是一个很严重的概念,特别是这两个字被强加到“国学”头上的时候。但是,对于一个在传统文化中浸淫已久的民族,对于一个传统文化仍在丝丝入扣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民族,我觉得,用任何一些专业学术知识来考量大众文化的接受程度,实在是有失偏颇。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未必知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等等,但依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就是明证。
一篇作文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7-08-17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告诉我苏格拉底的名言:“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然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一场葬礼。老师当时这么说:“因为我不知道葬礼对于你们,算不算经历过的一种痛苦,所以我需要你们,展示最彻底的所思所想。”
我不知道,我身边的这些同学们有没有真正参加过葬礼,但是无论他们有没有参加过,我想,他们都不会有太多的痛苦。看着他们一个个且肥且胖的身形,再看看我自己,我不由得也想起苏格拉底的名言:“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我不敢妄断我身边的这些纨绔子弟们的无知,但我依旧不由自主的想象出他们一个个穿着可爱的黑色礼服出现在葬礼上的场景。当然,他们也会经历小小的痛苦,但这些痛苦于他们而言,无非就是身边少了一个给他们买电动汽车、游戏机、巧克力或者布娃娃的至亲而已。虽然,不应该如此贬低他们的无知,因为我知道,我也并没有比他们深刻多少,但是,至少我自知无知(苏格拉底),我还知道蒙田说过:“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即使自己的无知并不属于后一种,但我想我也比前一种强一点。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洛克)。所以我开始认真地回忆起我所经历的那场外祖父葬礼的所有细节。就葬礼本身赋予的悲伤和痛苦而言,我并不想就此展开我的作文。我看到了母亲为我扎领结时眼睛里闪动的泪花,却看见我的父亲在忙着打电话商量葬礼之后的朋友们每周一次的酒会。外祖母的神色在她的又厚又大的魔镜下显得格外神秘,以至于我丝毫无法读懂她的喜忧。仅仅简单地就外界赋予的感官而言,我感受不到忧伤和痛苦。相反,我在我的眼中看到了洁白的花簇,笔挺的礼服,和头发花白的慈眉善目的牧师。我想起帕斯卡说过:“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由此,我甚至有一种错觉,错了缓慢的发言的牧师之外,也许我们都将陪着外祖父一同死去。于是有些百无聊赖。我开始倾听牧师的客观公正的致辞,我开始以为自己在听一场外祖父的表彰会,充满了敬佩、尊重,除了向往。马基雅维利说过:“目的总是为手段辩解。”就活着的人而言,的确是的,而对于盖棺定论的死者而言,何尝不是呢。
关于风格与辨认的乱弹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7-05-27
我是谁?这不是个问题,但也很是个问题。为什么总是认为,14岁开始抽烟,15岁开始逃课,看AV,谈恋爱,和老师争吵的人或许是个问题少年;电影里的、书里的变态杀手要么木讷呆滞,要么充满了让你忽视的细节,比如眼睛,比如鼻子,比如嘴巴,等等;穿着拖鞋,留着长头发,带着大大的黑框眼镜的人一定是搞广告的,或者是从是前卫工作的;满头白发,有点神经质的,微微躬着背的很有可能是大学的人文教授或者是一声郁郁不得志的老会计师?
人说眼睛会骗人。其实我们的眼睛从来不会欺骗我们。心理学家说人们总是留意那些自己愿意留意的东西。所以我们很容易产生以上的思维定势,看到一个人就仔仔细细的打量,直到自己有了判断——自认为准确的判断。所以我们是愚昧的。《空中监狱》里面那个戴着眼镜的杀手,谁看到了那个玩具的第一反应都会认为他必定杀了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可是事实从事出人意料的美好而又骨子里的残酷;《食神》里,要是从未认识过莫文蔚这个女明星的人,谁又会想到他有可能性感无比的演唱会?《少儿不宜》或者是《双面佳人》也许隐隐会有暗示,但是女主人公的转型,难道不是已经通过主题的暗示深深根植于我们的脑海,但我们还是不由自主的幻想她们穿上晚礼服,摘掉眼镜,披下长发的模样?……
秩序的宿命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7-05-24
記得是在義大利電影《外欲 Finestra di fronte, La》中,女主人公的大約7-8歲女兒說了這樣的一句話:“秩序讓生活更容易,而不是在浪費時間。”當時我正在漫不經心的邊看電影邊準備資料,這句話讓我突然“狠狠”地愣了一下。
這句對白一閃而過,在影片中並沒有被特別的強調,卻讓我有一種徹底悲涼的慨歎。“秩序”這個過於現實而又功利的東西,當然並非一無是處,它至少一定程度上讓我們在碌碌無為中也可以慢慢聚斂自己的消沉和頹廢,然後依舊抱著一絲清奇和期盼昏昏睡去——至少能美美的期待一個好夢,或是黃金屋,或是顏如玉,總歸是或幻或真的希望。
世界观之杂说(重翻旧帖)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11-23
回首向来萧瑟处。这么长时间没来,亏待了自己,也亏待了经常来看看的朋友。忙忙碌碌总归不是碌碌无为的借口。只是担心,长时间的忙碌,究竟是耽误了blog的心情,还是荒废了更多的境遇?
贴上一篇旧作《世界观之杂说》,重提旧事,整顿心情。
如果我在我之外:自我解读的困惑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5-12-06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是太阳,不是为了给你光明——我没有尼采般伟大,而是希望洞悉一切可以洞悉的东西。
太阳也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所有人人都是无知的。但是太阳本身对此并不明晰,他所能看到的也是他所能照得到的地方。
某种程度上,太阳可以是全知的。
是否可以想象,如果有两个、三个甚至是更多的太阳,也许我们可以照亮一切。
平凡和个性及其他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5-12-05
因为“低调”的问题和别人争论了半天,发现无论是谁,都无法确切的解释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
包括振振有词的自己。
人总在言:人总得做出什么值得称道事情来,才能够得上资格谈高调和低调,张扬与内敛。
迷惑的森林(4)该结束了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5-10-18
世外桃源非我所求
失恋的人总是说: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依此类推,作为无法洞清世事的我们,迷惑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这个时候,我觉得白岩松说得很对:痛并快乐着。即使可以选择,我也绝不会选择世外桃源不谙世事心满意足代代躬耕的生活。尽管无忧无虑不是他们的责任,但作为我,怎能如此无聊地活着?
迷惑的森林(3)自由的迷途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5-10-18
自由的迷途
“自由”这个字眼自从他被人类发明出来开始,就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一种东西。不仅仅因为这两个字给人们带来的渴望,更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为难:对“自由”这两个字作出一个正确的解释本身就是不自由的。
但是无论是任何情况下,只要你能够思考,只要你的思想不转化为行动,那么你的思想应该是自由的。但是可怕的是,很多时候,你的自由的思想根本不受你自己的控制。所以,几乎所有的应该自由都是不自由的——只要人类还存在着欲望和需求。
迷惑的森林(2)善恶的真相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5-10-16
善恶的真相
老生常谈却不得不谈。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这个从哲学领域一直蔓延到道德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争论,直到最近,我才从我长期以来一直所坚信的“人性本恶”的观点中脱离开来。
古代中国的哲人荀子和西方的早期学说,都认为“恶”是人生而带来的。或谓之“原罪”,或谓之“天生”。并且只要通过认识和悔过,人是可以为“善”的。
迷惑的森林(1)——很枯燥的东西,终于写完了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5-10-14
题目本身没有意义,只不过是脑中无法明了的那些东西。自认为人活着并能够思考,就一定在不断的进行着造林运动,种那些称之为迷惑的草木。林子越造越密,人也越装越深,最后干脆浑然一体。所谓超拔,大概也就仅仅是长得高一点,能看清其他草木的特征罢了。若想要真正脱离,除了意识毁灭,大概还没有第二条路。
题外:孰醒孰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