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的森林(2)善恶的真相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5-10-16
善恶的真相
老生常谈却不得不谈。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这个从哲学领域一直蔓延到道德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争论,直到最近,我才从我长期以来一直所坚信的“人性本恶”的观点中脱离开来。
古代中国的哲人荀子和西方的早期学说,都认为“恶”是人生而带来的。或谓之“原罪”,或谓之“天生”。并且只要通过认识和悔过,人是可以为“善”的。
而从我国的三字经中就大概可以一窥“人性本善”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种善往往指未受世俗侵扰的人性,纯洁而不知何谓善,何谓恶。通过后天的认识和自身的塑造,既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在这里,人性本善的善更多的指一种无善无恶的状态。在这个方面,该学说颇为符合中国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习惯,亦步亦趋,毫不马虎。
“人性本恶”说反对“人性本善”说的强有力的理由就是在人性本善的情况下“恶”的起源。而“人性本善”说则同样提出了“善”这样一种行为或状态在人性本恶前提下的激发过程。“人性本恶”学说认为可以通过教化,其实类似“教化”这样一种善的形式最初如何产生,他们也没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为此,西方学者提出了既善既恶、非善非恶、善恶相混这样三种观点来缓和这样的一个矛盾。然而,这对我来说根本是不够的。究竟何为善,何为恶,其标准、形式和特征各是什么?
关于善与恶有这样一段对话:
有一个弟子问峻极禅师:“怎样是修习善行的人?”
峻极禅师回答:“披枷带锁。”
“怎样是为非作恶的人?”
“修禅入定。”
“我初学禅机,请老师直截指示。”
禅师说:“你问我恶人,恶人不从善;你问我善人,善人不从恶。”弟子默然。
禅师问:“领会吗?”
“不领会。”
禅师又说:“恶人没有善念,善人没有恶心。如以说善恶如同浮云,都无生无灭。”
弟子立即大悟。
后破灶堕禅师知道了这番话,就说:“此人把事物本性为无生无灭的道理领悟透彻了。”
佛家讲究虚无,他们认为,善恶仅仅是天地万物中的两种,其本质属性依然和其他东西一样,无生无灭。可是,佛家的虚无之中却存在着最最现实的教导:积德行善,方能入归西方极乐。只有首先行善积德,然后才能如归西方极乐。让我困惑的是,一直倡导万事皆空的佛家,为何却要用这种“摆脱尘世痛苦,如归西方极乐”的方式来指引天下芸芸众生广播善种?莫非是人类骨子里的“恶”的贪念使得佛家不得不以这种“摆脱痛苦”来诱惑吸引善男信女?然而,佛家却一再强调“六根清净”,生既如此,又何必以死后的种种来“施之以理”?或许这从一开始便是释迦牟尼的障眼法,可惜吾辈并非得道高僧,无缘参透佛理禅机。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释迦牟尼为了摆脱给善、恶做限定这样一个麻烦,采用了这种“特殊”的形式。
但是探索真理的哲学大师们却不能这样。康德认为,由于自由意志,所以人性可善可恶;但自由意志首先表现为恶、犯罪(原罪),因为天真状态由于抽掉了自由意志而谈不上是善,人的第一个自由意志行动只能是打破天真状态而犯罪。这里康德用了“自由意志”这种属性来解释了善与恶的形成和矛盾。
似乎很完美,但是我有我的不满。因为我不明白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一个若干年前的原始人按照部落的习俗为了生存而吃了一个自己部落里的人,这是不是恶?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枪杀了另外一个天真的儿童,这是不是恶?哲学家们将这些称之为原恶,是人天生的无意识的固然属性,它是可以通过后天来激发并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恶。那么既然如此,又为什么没有“原善”呢?众所周知,未受教化的小孩具有天生的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何“原恶”要在人性中占据更多的优势而更先于“原善”(如果有的话)存在呢?
其实,“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以及人性既善既恶、非善非恶、善恶相混等等说法都存在着一个重大的误区。这就像“历史的真实”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从属关系一样,是一个思想的循环往复的漩涡。人本身具有意识,可叹的是人类利用自己的“意识”本身来规定了“善”“恶”等等这类的东西,然后将“意识”用这些规定划入自己预定好的范畴。就好像当你身边所有的人都用他们的尺度来丈量你的好坏的时候,你只是淡淡然的告诉他们,你们的判断方法不正确。最终,你得到的只有奇怪的目光,嘲讽的笑声和善意的同情——当然决不是同情你的责骂……
类似的还有人类的快乐和痛苦。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糟糕。所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开始致力于追求美好,肉体的和精神的。然而,提出“人性本—”的哲学家们和宗教牧师们在告诉了人们原罪、本性并引导人们行善的同时却并没有教会人类如引导自己的快乐和痛苦。没有人可以确切地划清快乐和痛苦的界限。
而当一个杀人狂准备以杀人来满足自己的乐趣时,没有人或允许他这么做,因为这是“恶”。而更只有极少数的人回去关心杀人狂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究竟是因为善还是因为恶。或许有,但那也是为了阻止并预防这类人物的再次出现,按人类现有的道德来说,这种预防过程是一种“善”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也仅仅限于自身的安全和精神的安宁受到了威胁时才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预防是“善”是“恶”?
同样的,当一个人准备以自杀来解决自己的痛苦的时候,多数人同样会对此加以阻止,可是这回,没有人会知道自杀这种行为应该归入“善”还是归入“恶”。
正因为如此,我一直固执的认为,人类的善恶无关快乐和痛苦,也无关人类的心灵。善、恶只与人类对现有道德的接收和愿意接受的程度有关。对于这句话,无法多做阐述,身为局中人,领悟也只能混沌到此。
关于人性善恶的真相似乎到此为止,但是我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更多的,因为我不敢得出这个结论,作为意识范畴内一个部分,我只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无奈。还记得现代物理发展之初,人们依然企图使用经典的牛顿物理学来解释微观量子世界。在经历了多种反复之后,才出现了脱离宏观意义的微观意义上的量子学。而对于人性来说,目前或许也处于一个寻找脱离人类自身限制的“人性本源和真相”的阶段。
[本日志由 bestfuzhi 于 2008-12-03 01:13 AM 编辑]
上一篇: 迷惑的森林(1)——很枯燥的东西,终于写完了下一篇: 关于读书的两个平面design
文章来自: Original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哲学 迷惑 森林 解读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7404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