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漫說亂彈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8-01
昨天是7月31日,中国的农历七月初七。好歹前些天刚刚帮野城把电子书作好,没想到回过头来就把"七夕"给忘了,只是在晚上,才在土豆的提醒下想了起来,赶紧说了几句话,以示亡羊补牢。或许是由于澳大利亚毕竟没有这样的氛围,也是我自己恍若置身事外——即便是看到堪培拉随处可见的喜鹊,我居然也丝毫的没有想起来。只是在天涯中翻出《七月天汉清如练,兰夜私语祭婵娟——七夕节及复兴方案》一贴的时候,细细读来,才找到了一些过节的感觉。
记得在2006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的时候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发了一通感慨,现在真的到了那一天,倒显得有些莫名沈寂。白居易说:"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这个曾经美丽但又凄婉的节日,曾一度为人所忘怀,现在却通过西方情人节的方式被人们重新拾起,怎能不让人无限唏嘘?这很容易让我想起幼时第一次看到七夕传说的时候,心里是无限矛盾的,既盼着七月初七牛郎织女能够成功相会,"喜极而泣"、"泪如雨下",可又不愿七月初七真的下雨,总希望抬头能够看到鹊桥胜景。
歪论“骚”与骂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7-21
认真琢磨了一下自古至今的文词变化,发现由褒至贬的居然占绝大多数(哈哈。当然我的看法不算数的,我只是自己想想而已),二者大多数中,居然大部分是骂人而来,呼呼,真是厉害哪——想想老外的脏话,我不知道他们的那些词是怎么来的,但基本上是一个新的单词,相比之下,中国人的古为今用,倒是很有钻头。
范仲淹大概做梦都没有想到,“迁客骚人多会与此”的多少年后,“骚”字居然会成为这么一个风尘俗秽之词。实际上在这里“迁客骚人”并举,“迁客”指的是浪子,那么“骚”的意思至少应该是忧愁、思念的意思。在屈原的《离骚》上,“离骚”二字自古解释就不相同,司马迁解释为“离忧”,王逸解释为“别愁”,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愁”,近人又有解释为“牢骚”。实际上探讨“骚”之本意,基本上离不开一个“愁”,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浪子、游子之愁。
瞎说之战争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2-13
最近胡思乱想多了,说得好听点叫天马行空,说得不好听点就叫脑子不清不楚。不过,既然想都想了,干脆化言成文,今日继续。
近些段看的书都和战争有关。首先是朝阳向我推荐的酒徒的《明》,然后是凤歌的《昆仑》,加上前些段翻完的都梁的《亮剑》和有关抗日战争史的《国魂》,以及赫连勃勃大王的新作《刀锋上的文明――两宋辽金西夏史》,呵呵,倒也收获不小。
那么,战争是一个什么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