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 and Away(大地雄心)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5-20
人们经常说现在的电影正在逐步退化,变得只剩下特技、暴力、色情、惊悚、恐怖等等。但是很荣幸,我们在2005年有幸看到了几部非常具有人文关怀,内涵深刻的影片,包括《断背山》、《撞车》、《卡波特》以及《慕尼黑》等等。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导演依然在商业电影的泥淖中裹足不前,因为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艺术电影的魅力无疑需要冒巨大的票房风险,很可能一时之间名利双失。
所以,倘若要这样对比的话,那么21世纪的前六年和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比起来,实在是想差的有点远。在上个世纪,我们看到了《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肖申克的救赎》、《泰坦尼克》等等的壮阔;而在21世纪,我们却更多的记住了《指环王》、《黑客帝国》和《星球大战前传》(当然不是说这几部电影不好,不过确实是另一种类型的欢愉,很难保证心灵的涤荡)。幸好,我们还有《钢琴师》和《断背山》。
V for Vendetta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5-18
说实在的,像《V怪客》(又名《V字仇杀队》)这样的影片,我几乎闭着眼睛都可以想象出结局。故事的情节、结构和内容,我觉得都不见得有多精彩,这种类型的影片,大概也就关注一个悬念、一个过程和感受一种精神而已。
我很不喜欢《V字仇杀队》(英文原名:V for Vendetta)这个译名,颇有些失其本意。首先,“队”这个字就不对了,尽管影片最后使成千上万的V型穿着的人涌上街头,但显然不能把它们也归入V的行列;同时,“仇杀”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使人们对影片的精神境界产生偏差——我查了一下“Vendetta”的英文本意,确实有“宿怨、世仇、血仇”的意思,也无怪乎有人这么翻译了;但是其实,老外的很多电影名本身就不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而从影片内容来看,也许这个Vendetta包含了“因果报应、善恶伦理”的意味,倒不一定非得是“仇杀”,总之我是固执地认为,这个翻译有问题。
四部电影简评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5-09
黑社会平衡说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5-04
我不知道我的观点会不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我一直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平衡体——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政治环境中,概莫能外。所以,往往我们在一厢情愿地认为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在酣畅淋漓的欣赏英雄事迹,在快意恩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忽略这种顽固的、持久的、不可撤销的平衡。
谈《惊情四百年》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5-02
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惊情四百年》在好几年前就看过,这部1992年的电影,包含了基怒•李维斯、安东尼•霍普金斯、莫尼卡•贝卢奇(——认真一瞅,以前还真看低了这个性感女神了,还以为就只有《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非常公寓》和《不可撤销》了,没想到他的确有过很多好片子的,包括《太阳之泪》、《狼族盟约》以及这一部《惊情四百年》——)等大腕的片子,当年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我看任何关于此种类型或者相似格调的片子的时候,总要和《惊情四百年》作一个对比。
CCTV-10在昨日又介绍了一次这部影片——说句实在话,除了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感之外,我总是不太希望导演和编剧把吸血鬼描写的太过邪恶,这种不死的生灵,总能给我带来超越潜能的渴望,而我,也总希望能在各种类型的吸血鬼的影片中看到模糊的界限和难以界定的争执。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对非正非邪《惊情四百年》才特别喜欢,而年幼时观看的香港制作的一部吸血鬼家族的电影,介绍一个吸血鬼家族从不喝人血等的故事,也让我充满了新鲜和满足,我上网查了一下名字,找不到,不过应该不是《僵尸家族》——谁知道的,告诉我一下?
灰姑娘的爱情手套-shopgirl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4-15
这部IMDB评分6.9的电影,对我来说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有一部分情节甚至看得我都快睡着了。我大概看了一下简介和评论,总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某一期的《看电影》上有一句话,说有的电影就是用来催眠的。不置可否,而且他当时介绍的电影是《新傲慢与偏见》,想必比这部电影要好——虽然我还没看,可是大概故事内容还是有数的,达西的故事应该比这部卖手套的女孩的故事要好。
至于这部《shopgirl》说实在的,我很难对他报以太多的称赞:本来我以为他会在手套上作一作文章的,可惜这个情节不但简单,而且俗套;至于那个激情洋溢的生活潦倒的小伙子,咳,怎么说呢,到底是文化的差异还是其他的原因,总归是不喜欢他;另外,那个老绅士,我觉得演员的演技是很棒的,但是我丝毫看不出他的对白中的忽冷忽热,反正老是用有点莫名其妙的“对不起”,“非常抱歉”来表示情节的转折——其实这完全可以有更好的表现手法;至于对比,我觉得有的时候场景的切换(大概是为了表现出两个男人的对比)实在有点拙劣,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比较;影片甚至还玩了几次“谐音”的把戏,我觉得这个一点都不有趣——甚至有点故意。
从《花影》到《风月》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4-13
将近凌晨了,还在上网,突然看到关于《风月》的几个页面。翻出过去写的一篇旧作《从〈花影〉到〈风月〉》(大概是2004年写的),以供记忆的延展,不是为了沉溺,而是为了……感觉。
《花影》是我在一个旧书摊上买的,记得当时翻开书的第一页的时候就看见了卞之琳的《断章》:
The Constant Gardener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4-10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行。
这是柳云龙的电视连续剧《暗算》中的一句对白,但是放到我刚刚看过的这部电影里也非常地合适。
有人说,蕾切尔•薇兹是拿着一个类似于主角的角色来角逐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并借此获得成功的,对此,我一开始还有点相信,但是看了《The Constant Gardener》这部片子之后才发现:没有无缘无故的选择,同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获奖。
这就像《Crash》战胜《Brokeback Mountain》获得最佳影片奖一样,没有什么很值得深究讨论的,因为作为一个观众,在欣赏《Brokeback Mountain》的同时,你同样无法否认《Crash》的深刻和优秀。
何处寻真相 where the Truth Lies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3-12
整整一个星期没有更新Blog,基本上是由于这个星期格外的忙,还有很多时间不在办公室。以至于《何处寻真相》这部电影星期二就看完了,到现在才准备动动键盘,最近太累了……
本人很喜欢看侦探小说,大多侦探小说的宗旨都源于一句话“真相只有一个”。所以,一看到影片的题目,本人就有所触动,特别是对于这种相隔了十五年的真相。
刚准备看的时候,网上有朋友告诉我,这部电影有万人迷雷切尔•布兰切特的裸露镜头,你可以大饱眼福了——其实,近几年的欧美电影大多包含着不确定的色情成分,R级电影的尺度也有所降低,正因为如此,上次有为同事在我的电脑上看电影,看了一会,居然说有不少黄色电影,弄得我很冤枉也很郁闷,因为那几部电影居然是:《春心荡漾》(乌玛•瑟曼)、《不朽的园丁(疑云杀机)》(雷夫范恩斯)、《小贼•妙探•美女》、《双层公寓》以及这一部《何处寻真相》。
关于哥哥、程碟衣及其他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2-22
朝阳传给我一篇天涯的文章:《[电影]十万春花如梦里---再看〈霸王别姬〉》,好电影,好文章,作者似乎非常老道,文中娓娓道来,捉不着明显的边际,同时也难以捕获可以描绘的轨迹,却传递了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东西。文章的结尾说:“电影总有散场,哥哥也终于和程蝶衣挥手作别。我们见证了那段时光:十万春花,竟然就那么消逝在那久已不再重逢的梦里。'《霸王别姬》这是出老戏.....',阳光底下,也许毕竟不是只有老戏。”远远老去的那些东西,和时代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却总是被后人附之以显著的印记,而使之归结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和意义,一般,这些元素都是由一部分人、一部分故事组成。
《霸王别姬》的时代跨度很大,这一类的体裁其实写作手法上,和《茶馆》倒也有点相像。只不过李碧华手下的东西,难免脱不开女人的细腻情感,很适合于写这一类逼逼仄仄的东西,居然也有风云际会的效果,再加上陈凯歌的把握,使得电影和小说都成了难得的经典。
颠三倒四议《金刚》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2-19
这种大制作,看完了不写上几个字,说不过去阿!
首先宣布:《金刚》还是非常好看的一部电影。让我3个小时内始终不顾肾上腺加班太急,坚持到底!至于下面讲的话,几句牢骚而已,没有对电影的贬义,针砭时事而已。
扒开来讲,《金刚》表面上的内涵是一个土得掉渣的话题。什么功利主义、纸醉金迷、物质至上、亲情迷失、精神匮乏,等等,每翻开看两本书,每看几部电影,就必然会提到这些东西。人类总是犯知错不改的毛病,虽然一提再提,呼吁了再呼吁,屡教不改已经成为习惯,无甚新鲜。只不过非常佩服彼得•杰克逊,这家伙咋就那么厉害呢?明明是这么俗的话题,咋就能让全世界的人趋之若鹜,轰动异常呢?
我想我是海(2)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1-24
2005年12月20日写了我想我是海(1)(地址:http://www.bestfuzhi.com/blog/article.asp?id=109),一直没有把(2)补完。恰好今天上午我的随机播放的音乐列表里又出现了张学友的《深海》,受了一些触动,写罢。
——一旦人的心情在某时某刻被某种东西占据,那么无论他看到什么东西,都会自发产生无限的遐想,所以,专注才是一个人最吸引人的地方——哪怕这个人是在专注地图谋不轨。
——但是,如若人的内心长期地为一样东西所沉醉,那么这就是一份执着,他无论发现什么东西,只要是美好的愉悦的,他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这样一份沉醉。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1-15
为这部电影的名字进行翻译的那个人肯定非常具有艺术情怀。我在看了该电影海报上的英文原名MALENA的时候,暗自庆幸,幸好中国人普遍没有把它翻译成玛莲娜,否则我肯定把它和丁度•巴拉斯的《美兰达》联系起来,倘若那样,真是折煞了导演的诗情画意,罪过罪过。
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自古红颜多薄命。影片结束后,充斥脑海的虽说是命运多舛的哀叹,却更多活色生香的美丽胴体。更重要的,这种胴体从一个小男孩的偷窥、幻想出发,则更具有了一种非常朴实的、简单的情怀。
影片的唯美就从这里开始。
音乐之乱七八糟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1-09
Amelie,想象的力量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1-06
为了一部电影,瞎说几句。
我第一眼看到《天使爱美丽》这部电影的时候,就被吸引住了。这种吸引无关任何的艺术性、剧情、演员、情节等等优秀电影所必备的元素,就是单纯的喜欢——因为他的与众不同,因为他不是商业电影。
毫无疑问,类似于像我这样性格的人,喜欢有点小聪明,喜欢在给生活添加多种多样的想象力的人来说,似乎迷上这样的电影是必然的——尽管,我的想象虽然天马行空但只能停留在白日梦的阶段——可是,Amelie却用一点一点充满了新奇的举动一点一点把我灌醉——而且是毫不犹豫地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