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bestfuzhi 日期:2006-04-21
诸看官别被题目蒙住了,本文调侃所致,表述懵懂而已,无关任何学术内容。一则怕怕怕,妄议国事,恐有惑众之罪;二则忧忧忧,生活安定如今天尚且愤怒至此,恐对身心发展极为不利——不宜多说,不宜多说。
老是有各种各样的报道在用数字提醒着我们:某些地方吃一顿饭相当于贫困小学的多少学费、建设费云云。对于这样的报道,看着触目惊心,同时很过瘾,很气闷也很不屑,我觉得呼吁的效果并不大;这倒不是因为人心之麻木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而是很多东西有着市场有着市场因素在制约,这就像国家开放“五•一”和“十•一”假日以刺激消费一样,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比较就能得出的。美国的比尔•盖茨为慈善机构捐了很多钱,但这些钱对于他的资产来说并不多,因此还是有人对此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而实际上,我们不能依据数目的多少来要求比尔•盖茨——因为很多时候,他的资产表现的是一种市值,会随着他大量的抛出而贬值,而这个贬值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很多人的饭碗——包括微软公司的员工、合作者及其他人等。
前段时间和别人说起中国的腐败问题,大多话题集中在专政和监督的缺乏上,并屡屡历数明清的吏治腐败,有点引以为戒的意思。我想将焦点集中在专政上有点过于简单——因为如果这个问题是根源,那么很多弊病根本无法解决,但是或许,换一个角度,我们就能找到新的落脚点。
在高中时代学习政治,讲到上个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大经济危机和鼎鼎大名的罗斯福新政。那个时候,观点一致认为,只要有资本主义存在,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经济危机;而罗斯福的政策只不过缓解了危机的作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不过我想,不管这个分析是否准确,我们至少都看到了一个结果——那就是罗斯福的政策效果是显著的,人民基本上是欢迎的和满意的。
所以,我想,今天我们不能更多的纠缠于“根源”之类的问题;这就像一个人活着,不能老是纠缠于“命运”。的确,有些人一生下来的某些命运就注定了,比如性别,出生年代,家庭等等;而倘若依据这些因素来决定一生,则未免有些过于保守;既然,伟大的罗斯福在能够在保留资本主义的前提下有效的改善了经济危机的危害,那么,一个人同样可以在自己的“某些注定的命运”面前通过其他方式改善自己的一生。而由此将话题扯到腐败问题上,我觉得同样是这个道理。既然,专政不太可能改变,那么,我们的行动、心态发生如何的变化,才能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
很多人喜欢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市场;有多少利益,就存在多少罪恶。很感谢西方人,将人的“原罪”的思想如此广泛的普及到世界各地,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只要存在经济和利益,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贪欲。而借用一个大禹治水的比方,治疗这种贪欲,并不是赌来赌去,而应该是引流疏通,合理的利用贪欲改善经济和生活——所以我们看到,欧美国家的很多行业都私有化了,很多东西都按照规则被放置到有序的市场中去了。
可是,在我们国家,不然。经济是市场经济,但是经济赖以为之的各类资源,却占据在大多数的权力机关手中,而奇怪的是,这些拥有巨大经济资源的权力机关,大都被限制了经济能力——我觉得正是这种错位的结构滋生了腐败。毕竟,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人在拥有了这些足以产生巨大经济价值的资源之后不会滥用他,即使不滥用可能也会在主观的意识下错误地使用它——而最好的办法,只能是竞争的机制和市场的作用。
不过很多问题还是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偏差,本来,经济作为一方良药,可以显示并且解决很多问题,可是往往,经济却被利用做打击腐败的幌子:说什么打击腐败会破坏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动乱,影响政局稳定,说什么经济是第一成功要素云云。
这个说法看起来很站得住脚,就好像经济发展就必然要允许这些腐败的发生似的。呜呼,说一句难听一点的话,这就好像一个人为了享受毒品带来的暂时快乐而不去戒毒一样,越蛀越深。
浅尝辄止,浅尝辄止,再往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只知道,任何一个朝代,特别是吏治腐败的明清,为了整治它,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改革也好,打击也好,都曾掀起巨大的波涛,但都未曾触动所谓的“根源”。这其实说明了两个问题:什么都是根源;什么都不是根源。
[本日志由 bestfuzhi 于 2008-11-06 09:51 PM 编辑]
上一篇: 苦了涩了都得自己尝……下一篇: 明月几时有,圆木上青天
文章来自: Original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腐败 经济 分析 思考
相关日志:
评论: 2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7432
列维特的《Freakonomics》也就是《魔鬼经济学》大名鼎鼎,可惜一时无暇拜读!
定要好好看看!
定要好好看看!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上面有关于美国犯罪率下降与堕胎合法化之间的关系,教师是否会帮助学生作弊,相扑选手会不会作弊,黑社会分子一定很有钱么等等之类的,其中关于非常规经济学的原理及原因分析很到位:)